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東帝汶獨立10周年 離夢想好遙遠

楊仁賢專題   東帝汶獨立10周年 離夢想好遙遠

聯合新聞網  2009/9/17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213010


8月30日是東帝汶(East Timor)這個新興小國家建國十週年的日子。這地球上第193個獲承認獨立的國家,1999年取得獨立公投勝利,十年了,國民經濟卻一直沒有起色。多數國民仍生活在每日不到一美元的狀況下。
-------------------------------------------------------------------------------------

8月30日是東帝汶(East Timor)這個新興小國家建國十週年的日子。為慶祝這特別的日子,總統霍塔(José Ramos Horta)與總理古斯茂(Xanana Gusmão)不僅連袂出席晚宴觀賞勝利的焰火,也與現場的美艷主持人一起大跳艷舞。

但,歡愉的背後卻是殘酷的事實。這地球上第193個獲承認獨立的國家,1999年取得獨立公投勝利,十年了,國民經濟卻一直沒有起色。多數國民仍生活在每日不到一美元的狀況下,窮困更有越來越嚴重的現象,行政官員不僅貪污嚴重,且國內衛生醫療、基礎建設嚴重落後不足,以致遲遲無法吸引外資。

這與當初追求獨立夢想的美景比較起來,實在是相差太遠了。

為了東帝汶,聯合國進行了一項史上最大的國家重建援助計畫,也是聯合國引以為傲的樣版。根據其資料,從1999年起,國際社會已大致捐助了共88億美元予東帝汶發展經濟。

然而多數媒體推測,這筆巨款東帝汶自己可能只分不到10分之一,其餘經費都是花在聯合國安全部隊、外籍顧問、行政等等的開銷上。對此問題,曾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霍塔總統坦言,「這是聯合國撥款分配錯誤所導致。」

問題不僅如此,明年初聯合國維和部隊(澳洲為主力)將逐漸撤出,地方警力工作也正在逐步的移交給東帝汶警方。未來,東帝汶是否能夠持續維持政局的穩定?畢竟,2006年的衝突內亂,以及2008年霍塔與古斯茂雙雙遭遇暗殺的殷鑑不遠。

回首東帝汶歷史,其國家建設的道路確實荊棘。東帝汶早在16世紀就已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殖民其間,葡國對東帝汶的基礎建設、醫療、教育等方面的投資與建設極其有限。東帝汶對葡萄牙來說僅具有通商口岸的意義,出口當地特有的檀香木與咖啡等主要經濟作物至母國。

荷蘭人勢力在19世紀才進入印尼諸島與帝汶島,與葡國在1916年簽訂《海牙條約》(the Hague Treaty)後,掌控西帝汶,兩國當初的勢力邊界成為現在印尼與東帝汶的國界。雖在二戰期間淪為日本的佔領地,但戰爭結束後,葡國即恢復了控制。

然而此時,葡國因國內「康乃馨革命」(Carnation Revolution)的發生,且關切「去殖民化運動」(Decolonization)在非洲莫三比克 (Mozambique)與安哥拉(Angola)兩塊所屬殖民地的影響,1975年11月葡萄牙終於宣布放棄東帝汶並讓其獨立建國。

好景不常,9日後,印尼藉口東帝汶有被共產赤化的危險派遣軍隊入侵,並引發東帝汶內部親印與支持獨立兩股勢力之間的內戰。基於反共與越戰的考量,美國對當時親西方立場的蘇哈托的決定根本不置一詞,並反對聯合國安理會對印尼實施制裁。1976年7月,東帝汶正式成為印尼的第27省。

雖然二十幾年來東帝汶問題一直是印尼在外交上的隱憂,但冷戰格局的溶解才真正使得國際社會重新檢視東帝汶的處境。多年的流血抗爭,終於促使當時的印尼總統哈比比點頭,在聯合國的主持下,於1999年8月30日舉辦獨立公投。東帝汶在2002年5月20日正式宣布獨立,9月27日加入聯合國。

獨立後,東帝汶在其2002年的國家發展計劃書(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 2002)中雄心壯志地寫道,希望在2015年達成下列目標:消滅貧窮與飢餓、全面初級教育的實施、提升婦女權益、降低兒童死亡率、對抗愛滋病、消滅瘧疾、確保環境永續發展、以及發展全球夥伴關係促進經濟發展。

7年後,日前總統霍塔在接受BBC的訪問中承認,「解決貧困」仍是東帝汶的當務之急,他也承認政府沒有把這問題處理好。貧困無法解決,穩定就顯得非常的脆弱不堪。對經濟仍無法獨立自主的東帝汶而言,時間確實越來越緊迫。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塔山(Amartya Sen)在1998年著作《發展是種自由》(Development as Freedom)中,提出了貧窮國家發展的第一步。他認為透過外界支持提供「社會機會」,窮國便不需要等待實質所得大幅增加,就能啟動國家發展。

在帝汶海(Timor Sea)與澳洲共同開採原油的爭議尚未最終解決之前,許多專家因此認為,今日東帝汶迫切所需的機會可用大量便宜的勞動力來彌補,在這個平均薪資不及一美元的國度,成本的花費其實不用太大。

葡籍東帝汶問題專家傑瑞米‧包蘭吉教授(Jeremy Ballenger)在其文章 ─《帝汶的下一步?》(What next for Timor?)─ 中建議,東帝汶應重視發展養殖漁業、商業漁業與香草農業的重要性,以低成本的投資來快速增加收益。

他解釋,東帝汶緊鄰水深3.5公里的威塔海峽(Wetar Strait),其中蘊藏極豐富的鮪魚、深海真鯛等漁業資源,而北部的深水港原先設計讓印尼軍艦停靠,港口設備沒有遭到損壞,因此政府只需最少量的投資,就能讓商業漁業誕生,無論是後續的包裝業、出口業都是勞力密集產業,成本低廉。

不管專家的建議是否能夠在未來行得通,它終歸須要內部政局的穩定來配合才行。但獨立後的東帝汶,政黨林立,無一政黨能夠掌握國會多數席次,內部派系鬥爭激烈,當初抵抗印尼的英雄早已威信下滑,現只能勉強穩定局面。

總統霍塔在2007年6月任命前任總統古斯茂為國會總理,希望掌握國會多數,這位曾為了東帝汶獨立遭到印尼監禁多年的英雄古斯茂,還因此遭到反對勢力的憤怒抗議要求下台的待遇。現在由古斯茂總理所領導的聯合內閣,仍是處在搖搖欲墜的局面。東帝汶朝野政黨之間,更是因為內部之間的貪腐醜聞,彼此互控相爭,例如「米門案」。

對東帝汶的未來,相信樂觀的人不會太多,2010年維和部隊的撤出,會是東帝汶關鍵的一年。

(本篇由助教發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