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亞太經合會聯合宣言 「橫濱願景」重點

中央社  2010/11/14

http://www.udn.com/2010/11/14/NEWS/WORLD/BREAKINGNEWS5/5973434.shtml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21個成員的領袖今天結束在日本橫濱舉行的高峰會,並發表聯合宣言「橫濱願景」,同意邁向建立亞太自由貿易區,並致力追求經濟平衡成長,避免匯率競貶。




以下是橫濱願景重點:



平衡成長

●亞太經合會領袖承諾,推動採行更偏向由市場力量決定的匯率制度。他們將加強匯率彈性,以反映潛在的經濟基本面,也將避免匯率競相貶值。「先進經濟體,包括擁有儲備貨幣者,將慎防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這些行動將有助緩和某些新興市場經濟體面對的資本流入波動過劇風險。」



杜哈回合與保護主義

●強調他們「堅定承諾」要讓杜哈回合世界貿易談判「迅速成功完成」。
●宣示2011年是完成杜哈回合談判的「極為重要機會之窗」,並指示各國官員「懷抱最後階段的緊迫感」進行談判。
●延長2008年的凍結措施3年,直到2013年不得對投資或商品與勞務貿易設立任何新障礙。



自由貿易區

●亞太經合會將採行「具體步驟」,邁向成立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的最終目標。
●這將在現有區域機制上發展,包括有10個成員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以及「東協+3」論壇,後者涵蓋日本、中國和南韓。另一個基礎將是美國主導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目前正由9個國家協商中。


新成長策略

●亞太經合會將首度承諾採行集體成長策略。
●這項策略聚焦於「五項期望的特性」,即能獲致平衡、包容、可持續、創新與安全的成長。
●亞太經合會的目標是在2015年前執行這項策略。
●達成此一目標的行動計畫涉及結構改革、人力資源和創業精神的發展、綠色成長與知識經濟,以及人類安全。


區域經濟整合

●區域經濟整合計畫的目標,是讓亞太經合會所有經濟體在2020年前達到自由與開放的貿易和投資。因為這是亞太經合會1994年在印尼茂物高峰會同意的目標,因此稱為「茂物目標」。

(譯者:中央社林治平)

 
(本篇由勇銘助教張貼)

FTA的下世代議題崛起了

經濟日報   2010/11/17

http://www.udn.com/2010/11/17/NEWS/OPINION/OPI1/5978689.shtml


今年的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宣言指出,要強化APEC區域的貿易自由化與經濟整合,達成茂物目標(Bogor Goal),亦即在2020年以前,完成亞太地區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與開放。伴隨這次領袖宣言的三份聲明中,並以檢視茂物目標進展、達成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可行途徑為主軸。值得注意的是,在「達成FTAAP的可行途徑」這份聲明中,特別強調未來的FTAAP,應注重於解決「下世代」的貿易與投資議題。隨著FTAAP的逐漸成形,當政府還在為「跟誰談」傷腦筋之際,也必須開始重視「下世代」貿易與投資議題的發展,把「談什麼」納入洽簽FTA的整體思維中。




傳統的FTA諮商所注重的議題,主要是關稅削減及市場進入限制解除等所謂「邊境上」的障礙。但是,隨著各國關稅稅率的不斷降低、服務業市場的持續開放,這些傳統議題的重要性也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合作、智慧財產權保護、檢驗檢疫、競爭政策、政府採購、電子商務,乃至於跨境消費者保護及環境、勞工等所謂「邊境內」的議題。最近如美國、歐盟與澳洲等先進國家的FTA中,這些「下世代」議題已占有很高的比重。



面對這些新的FTA遊戲規則,我國必須正視並及早預做準備。但是,過去FTA相關政策說明中,仍環繞在傳統關稅與市場准入優劣勢分析上,各種研究報告亦以可量化的關稅增減與服務業開放為研析主軸。從這些角度看,下世代的FTA議題確實不易以傳統的量化方式評估,也可能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更非一般民眾高度關心的領域,但這些議題對長期經濟的影響,可能遠超過關稅削減及市場開放。



以經濟合作議題為例,是在以競爭為基礎的市場自由化原則下,創造出雙方產業互補關係的重要途徑。但是,受到外交政治等因素影響,我國以往藉由「政府對政府」的經濟合作機制,沒有帶動太多有效的產業合作經驗,也缺乏宏觀、整體的策略,做為推動雙邊合作的指引藍圖。因此,在FTA經濟合作方向的擬定上,就可能變成散彈打鳥,無法極大化FTA的潛在利益。



再以檢驗檢疫為例,農產品的最低殘留值標準一向是台美間的爭論焦點,汽車、藥物、化妝品與醫療器材等產品的檢驗標準,也是各國在台商會不斷質疑的對象。檢驗檢疫是維護境內消費者健康與安全的重要關卡,但WTO與FTA也多強調要與國際標準接軌,並應以科學方法進行風險評估。因此,如何在維護消費者權益及促進貿易之間取得平衡,已非單純的技術層面問題,而必須提升其決策位階。另一個關聯的議題,則是跨境消費者保護的合作;因為現代資訊科技發達,消費者透過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平台,跨越國境買賣有形、無形商品,已是家常便飯,如何透過FTA的簽定,以落實自由貿易及強化消費者保護,同為下世代議題須關注的重心。即使是近期非常熱門的環評問題,也可能納入FTA的談判範圍;愈來愈多的FTA中,已開始針對環保決策的公眾參與、透明化及溝通程序,訂出具體的要求。



下世代的貿易與投資議題範疇,自然不會只侷限於上述的課題,而是隨著科技、市場需求的改變而動態演變,使我國推動FTA的工作更具挑戰性;特別是這些新興的議題,勢必將使許多原本與FTA談判不相干的部會,也要加入FTA的協商談判,但各部會談判經驗與能量的落差,乃至於對FTA理解上的差異,都有必要儘速開始調整,更需要深化對非傳統議題的立場研究,以免「跟誰談」的問題解決後,卻得繼續面對「談什麼」的煩惱。

 
 
(本篇由勇銘助教張貼)